- +1
【新高新·新动能】易华录,给数据安个“家”
本文来源:创新天下
信息时代,海量数据不断产生,数据将成为城市的基础设施,和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。海量的数据该怎样存储呢?在济南高新区,有一家专门致力于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、打造城市数据湖的企业。走进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看他们如何给大数据安个“家”。
走进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,研发人员正在对一款云眼镜产品进行升级调试。
“它的含义是后台有云计算平台,前面是智能眼镜,眼镜的右上方有一个小屏幕,这个屏幕如果对准一个人,这个人的信息就能在我的APP上进行展示 而且在我眼镜的右上方,也能看到这个人的基本信息,如果这个人是一个嫌疑人的话,眼镜里边就会报警”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娄伟贞介绍说。
从前端识别,到后台对比,再到信息反馈,整个过程仅需三秒便可完成,高科技的背后正是基于强大的数据平台和识别能力。
“现在已经不光人脸识别,背影照样识别,没有背影,只有两条腿照样识别,能拍到你的双手,晃来晃去,照样能识别你,这就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产业化。”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博说。
想要将大数据进行产业化,前提是需要有大量的样本数据。在城市运转中,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,如此海量的数据,势必需要一个仓库进行存储。
“原来的时候就是存大数据的仓库,费用太高了,我存不起,我们到一个数据中心去, 一看一层楼两层楼,其实它的计算和网络部分,连二分之一都占不了,其它的都是存储,一般建立一个大数据中心,首先关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电能不能够用,电费能不能降下来,比如一个1000PB的大数据中心,它的耗能就相当于,一个中等城市一天的生活用电。”王海博说。
当大数据作为生产资料和资源、当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时,原有的磁盘存储弊端开始显现。高耗能、高成本、存储周期短,安全系数低,这些因素的存在,决定了不允许在各地建设大数据中心。大数据在产业开发上面临着不可避免的瓶颈。
“作为光磁一体的蓝光数据湖,就具备了存得起、存得下、用得好,来解决了这个问题,所以我们把光磁一体的蓝光数据湖,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标配,这样一个概念把它提出来。”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梅介绍说。
“最主要是低耗能,蓝光存储的低耗能是磁盘存储的千分之三,我们用单纯的磁存储和我们现在提出来的光磁一体化存储,基本上从建设到运营成本能下降70%到80%,到2023年我们推出来的产品就会达到单张光碟6TB,什么概念呢,整个机柜就压缩成一个光盘匣。”王海博说道。
存得起、存得下、存得久,正是基于独有的蓝光存储技术,城市运转中产生的海量数据得以收集起来,汇聚成一座开放共享的城市数据湖。而“数据湖+”概念的提出,将智慧城市推向了行业发展制高点,在打破资本、数据、和金融孤岛的同时,更留下了宝贵的数据信息。
《创·新天下》栏目:
立足济南高新区,放眼环球创新事。
山东广播电视台与济南高新区联合推出电视新闻杂志《创.新天下》,每周一晚21:40公共频道首播,国际频道周日19:20,次日1:20,7:20,13:20重播,每周四次,面向全球,以卫星网络有线无线等多种方式多样覆盖。齐鲁网、闪电新闻客户端即时推送。
原标题:《【新高新·新动能】易华录,给数据安个“家”》
阅读原文
- 报料热线: 021-962866
- 报料邮箱: news@thepaper.cn
沪ICP备14003370号
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1120170006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沪B2-2017116
© 2014-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